2008年4月13日

理性而睿智的面對人生的無常

鄰居的長輩去世了,看到悲傷的親友為他舉行告別式,
想起以前看過的巴利文經典《經集》的一段經文:

《在這世上,人生無歸屬,不可知,煩惱而短促,充滿痛苦。
沒有辦法能使生者免於死;到了老年,便是死亡,就是眾生的規律。
正如成熟的果子面臨掉落的危險,出生的人始終面臨死亡,這是眾生的規律。
正如陶工製作的陶器,最終總要破碎,人生也是如此。
幼者和長者,愚者和智者,所有的人都受死神控制,所有的人和歸宿都是死亡。
當他們在死神控制下,前往另一世界時,父親救護不了兒子,親人救護不了親人。
請看,親人嚎淘大哭,眼望著一個人、一個人被帶走,就像牛進屠場。
人世就是這樣,受衰老和死亡折磨,所以,智者懂得人世的規則,不再悲傷。
你不知道來路和去路,也看不見兩者的盡頭,悲傷也徒然。
愚者悲傷,只能傷害自己。如果悲傷有用,那麼智者也會這樣去做。
哭泣和憂傷不能使心境平靜,只會加深痛苦,損害身體。
消瘦,憔悴,自己傷害自己,死者並不因此復活,悲傷徒勞無益。
為死者哀號慟哭,會陷入悲傷;擺脫不了悲傷,會陷入更深的痛苦。
請看另一些按其業死去的人,他們受死神控制,在這世上戰戰兢兢。
人們抱有種種想法,但實際並非如此,死別就是這樣。請看,這是人世的規則。
一個人即使活上一百年,甚至更多年,最終也要與親人分離,拋棄這世的生命。
因此,聽取阿羅漢的話,排除悲傷,看到一個人死去時,便想:“我不會再見到他了。”
正如用水撲滅燃燒的房子,一位堅定、聰明、通達的智者能迅速驅散湧起的悲傷,就像風兒驅散棉絮。
一個為自己謀求幸福的人,應該拔掉自己的箭,自己的悲傷、欲望和憂慮。拔掉了這箭,便無所執著,心境平靜,超越一切憂傷,無憂無慮,達到解脫。 》

這篇經文不知是某位阿羅漢的作品,還是由佛陀的開示集結出來的,不得而知。經文的內容初讀之下,感覺似乎很無情:
「愚者悲傷,只能傷害自己。如果悲傷有用,那麼智者也會這樣去做。」
「看到一個人死去時,便想:“我不會再見到他了。” 」
難道親友死去就只是用這種態度面對嗎?
不過細讀吟詠後,發現不論是面對親友甚至是自己的死亡,經文展現的態度確是理性而睿智的─這不是無情,有情或無情是看他如何地對待與他有緣的人。
因此,讓我們聽取阿羅漢的話,理性而睿智的面對人生的無常──「排除悲傷,正如用水撲滅燃燒的房子,一位堅定、聰明、通達的智者能迅速驅散湧起的悲傷,就像風兒驅散棉絮。」

4 回應此文:

匿名 提到...

除了排除悲傷,還有什麼積極的作為呢?

Bourne 提到...

陷溺在悲傷中,能有什麼作為呢?排除了悲傷,無所執著,心境平靜,正好可以積極作為。

匿名 提到...

──讓我們聽取阿羅漢的話,理性而睿智的面對人生的無常──

悲傷是難免的,但是,不久之後又淡化了,遺忘了。下次遇到類似的事件与情境,又悲傷一陣子,然後,又淡了、忘了……;所以說,「悲傷」也是無常的,我們就這樣陷溺於無助的「起伏」循環,重複著無知的得失計較?除了暫時的情緒宣洩之外,解決了什麼問題?「理性睿智」雖不容易,卻值得去嘗試──它能給我們另類的生命經驗,甚至是更豐富而深刻的體會。悲傷,是一種習性,在生活中自然發作,卻讓人難過;何不試著去觀察它的起因、過程及結局?經常這樣作,雖未必

行者 提到...

──讓我們聽取阿羅漢的話,理性而睿智的面對人生的無常──
悲傷是難免的,但是,不久之後又淡化了,遺忘了。下次遇到類似的事件与情境,又悲傷一陣子,然後,又淡了、忘了……;所以說,「悲傷」也是無常的,我們就這樣陷溺於無助的「起伏」循環,重複著無知的得失計較?除了暫時的情緒宣洩之外,解決了什麼問題?「理性睿智」雖不容易,卻值得去嘗試──它能給我們另類的生命經驗,甚至是更豐富而深刻的體會。悲傷,是一種習性,在生活中自然發作,卻讓人難過;何不試著去觀察它的起因、過程及結局?經常這樣作,雖未必能「迅速驅散湧起的悲傷就像風兒驅散棉絮。」也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態度。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