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衿接著說:「四加行是進入藏密的初學者,所必修的基礎法門。」
念萱:「那四加行還有哪三個加行?」
子衿:
「還有供曼達、金剛薩埵,以及大禮拜。」
「供曼達法是透過觀想,將整個須彌山及四大部洲的一切珍寶,供養壇城,以此來累積自己的福德,要十萬遍後才算圓滿。」
「金剛薩埵法,也是透過觀想金剛薩埵本尊坐在你的頭頂上方,並觀想金剛薩埵本尊流降甘露,充滿你的全身,同時要唸誦百字明,這樣可以消除你的業障,要誦滿十萬遍後才算圓滿。」
「至於大禮拜,也是要拜滿十萬遍才算圓滿。」
念萱聽後,忍不住對子衿說:
「可是佛所開示的四加行,並不是這樣子的。」
「佛所開示的四加行,是依『名、名義、名義自性、名義自性差別』的四種尋思,尋思這四個法是假有的,非真實的,然後才漸漸完成煖位、頂位、忍位、世第一位等四加行位,建立了四種如實的智慧。」
「依照佛所開示的四加行去尋思,是可以開展智慧的。但是剛剛聽你講的藏密的四加行,根本不同於佛法的四加行。」
「可見一定是藏密自創的四個法,然後安上佛法的四加行來包裝,魚目混珠的企圖是很明顯的。」
子衿:
「真的是你說的這樣喔?」「我因為對於顯教從來沒有接觸過,所以不懂。我都照著這樣去念誦、去觀想呢!」
念萱:
「這其中的道哩,我慢慢分析給你聽。」
「我們就先來談供曼達。」
「你剛剛所提到的供曼達,姑且不論藏密所供養的壇城到底是甚麼,如果只用觀想的方法將珍寶拿出去供養,而不是真實的以自己的財物去供養,那有甚麼功德?」
「就如同你自己不拿出錢財,只用觀想的方法去行供養,你想這樣有用嗎?這樣就能累積福德嗎?」
「舉例來說,有一個乞丐向你乞討,你不拿出錢財布施給他,然後觀想你布施給了他一百元,請問,你真的有布施出去一百元嗎?那個乞丐有得到這一百元嗎?」
子衿:「沒有啊!」
念萱笑著說:
「所以用觀想的方法來行布施,根本沒有完成布施這件善行嘛!你想想,沒有完成的善行,未來世會有善的果報嗎?」子衿搖頭。
「如果每個人都用觀想的方法來行布施,將等恆河沙數的珍寶供養佛,就妄想未來世能得財富富饒的果報,世間有這等不勞而獲的便宜事嗎?」
「這些藏密喇嘛,怎麼不教信徒也用觀想的方法供養自己就好了,還要信徒包紅包供養,這中間的道理你想過嗎?」
子衿:「因為信徒如果用觀想來供養,他們就拿不到一毛錢了。」
念萱笑了:
「對了!就是這個道理。」
「所以你還相信,修藏密的供曼達可以累積福德嗎?」
子衿想了 一下,說:
「念萱姐分析的道理我很認同,原來修供曼達,並不能如喇嘛們所說的,能累積我們的福德資糧。」
「我還很認真的修呢!原來都白費力氣,徒勞無功。」
念萱:
「像妳這樣,就叫做邪精進,不是正精進。」
「要在正確的法道上精進,才叫做正精進。」
子衿:「是喔!」
念萱:「那四加行還有哪三個加行?」
子衿:
「還有供曼達、金剛薩埵,以及大禮拜。」
「供曼達法是透過觀想,將整個須彌山及四大部洲的一切珍寶,供養壇城,以此來累積自己的福德,要十萬遍後才算圓滿。」
「金剛薩埵法,也是透過觀想金剛薩埵本尊坐在你的頭頂上方,並觀想金剛薩埵本尊流降甘露,充滿你的全身,同時要唸誦百字明,這樣可以消除你的業障,要誦滿十萬遍後才算圓滿。」
「至於大禮拜,也是要拜滿十萬遍才算圓滿。」
念萱聽後,忍不住對子衿說:
「可是佛所開示的四加行,並不是這樣子的。」
「佛所開示的四加行,是依『名、名義、名義自性、名義自性差別』的四種尋思,尋思這四個法是假有的,非真實的,然後才漸漸完成煖位、頂位、忍位、世第一位等四加行位,建立了四種如實的智慧。」
「依照佛所開示的四加行去尋思,是可以開展智慧的。但是剛剛聽你講的藏密的四加行,根本不同於佛法的四加行。」
「可見一定是藏密自創的四個法,然後安上佛法的四加行來包裝,魚目混珠的企圖是很明顯的。」
子衿:
「真的是你說的這樣喔?」「我因為對於顯教從來沒有接觸過,所以不懂。我都照著這樣去念誦、去觀想呢!」
念萱:
「這其中的道哩,我慢慢分析給你聽。」
「我們就先來談供曼達。」
「你剛剛所提到的供曼達,姑且不論藏密所供養的壇城到底是甚麼,如果只用觀想的方法將珍寶拿出去供養,而不是真實的以自己的財物去供養,那有甚麼功德?」
「就如同你自己不拿出錢財,只用觀想的方法去行供養,你想這樣有用嗎?這樣就能累積福德嗎?」
「舉例來說,有一個乞丐向你乞討,你不拿出錢財布施給他,然後觀想你布施給了他一百元,請問,你真的有布施出去一百元嗎?那個乞丐有得到這一百元嗎?」
子衿:「沒有啊!」
念萱笑著說:
「所以用觀想的方法來行布施,根本沒有完成布施這件善行嘛!你想想,沒有完成的善行,未來世會有善的果報嗎?」子衿搖頭。
「如果每個人都用觀想的方法來行布施,將等恆河沙數的珍寶供養佛,就妄想未來世能得財富富饒的果報,世間有這等不勞而獲的便宜事嗎?」
「這些藏密喇嘛,怎麼不教信徒也用觀想的方法供養自己就好了,還要信徒包紅包供養,這中間的道理你想過嗎?」
子衿:「因為信徒如果用觀想來供養,他們就拿不到一毛錢了。」
念萱笑了:
「對了!就是這個道理。」
「所以你還相信,修藏密的供曼達可以累積福德嗎?」
子衿想了 一下,說:
「念萱姐分析的道理我很認同,原來修供曼達,並不能如喇嘛們所說的,能累積我們的福德資糧。」
「我還很認真的修呢!原來都白費力氣,徒勞無功。」
念萱:
「像妳這樣,就叫做邪精進,不是正精進。」
「要在正確的法道上精進,才叫做正精進。」
子衿:「是喔!」
(待續)
關鍵字:喇嘛、灌頂法會、密宗、求財、法王、仁波切、藏密、西藏密宗、密教、雙身法、雙修、達賴喇嘛、大寶法王。
2 回應此文:
對!密宗很愛觀想,我以前早晚都在陽台做八供,現在想起來都會臉紅,不如到超市買顆蘋果回家供佛比較實在。
藏傳佛教的「四不共加行」(非四加行,其四共加行為人身難得、無常、因果業力、輪迴),也是不違佛學真諦的,觀想主要是培養施者之施捨心、破貪執,這還是正精進。至於從造成善行的業來看,佛學是唯心的,一切唯心造,如果發惡心就算掘土也是造業,真有發出利益眾生的善心,所得的果報也是很大的,縱使所施的東西很少。貧女供燈:http://www.ctworld.org.tw/sutra_stories/story127.htm
貧嫗供水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wx5Fda.RGAJL.ncVpEfPhkT4xw--/article?mid=230&prev=303&next=215&l=f&fid=60
童子供沙等等…這些經上的故事都說明這個道理,也足證人人皆有佛性及佛學的偉大,望大德察之,莫再興謗,祝平安喜樂。
張貼留言